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。”
党的十八大以来,郴州市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、开拓进取,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。
10年来,郴州统筹城乡发展,一手抓城市提质,一手抓乡村振兴,城乡面貌日新月异。
10年来,“楚粤孔道”纵横万里通四方。特别是去年9月郴州北湖机场顺利通航,标志该市从二维交通迈向三维立体交通。
10年来,郴州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,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全面增强。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的2015年30个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,郴州是湖南省唯一入选的。
△郴州城区一角。 罗徽 摄
郴州,宛如湘南的一颗明珠,光彩夺目。
1转换动能增后劲
盛夏,郴州绿意盎然,秀美莽山林海苍茫,璀璨东江湖碧波荡漾。
作为“中国有色金属之乡”,郴州矿业曾占其经济的5成以上份额。国际金融危机之后,郴州比全国其他地方更早感受到资源依赖的弊端。
转变发展方式、优化经济结构、转换增长动力……10年来,郴州的干部群众一边在转型的道路上披荆斩棘,一边在优化营商环境、推进改革开放中大胆探索、砥砺前行。
7月8日,2022年郴商大会在郴州开幕,在外知名湘(郴)商、新郴商、拟投资郴州客商代表,异地郴商(协)会、在郴异地商(协)会负责人等300人齐聚郴州。
3天时间里,大家以“乡情、亲情、友情”为纽带,通过“线上线下”相结合的方式,共叙情谊、共商合作、共谋发展。
“郴”势而上,商机无限。
这次郴商大会期间共签约项目34个,总投资610.76亿元。
“我们能在郴州10天就签约,就是看好当地的营商环境。希望借助郴州的资源优势和营商环境,投资200亿元打造风电全产业链。”大会期间,三一集团董事、总裁唐修国说道。
△郴州城区北湖商贸圈。邱泽 摄
时序更替,日夜轮回。郴州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信念始终如一。目前,郴州市场主体已突破30万户,一批500强企业落地投产,“六大产业集群”和“九大工业优势产业链”初具雏形,农业“四大百亿”产业蓬勃发展,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达75.9%,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81家。
该市近年外贸进出口和实际引进内外资总量均居全省前列,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多年稳居全省第一,并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城市,进入全国城市创新竞争力百强。
成绩的背后,是当地稳经济、优环境的不懈努力。6月8日,郴州召开稳经济工作会议,印发稳经济实施细则和7个配套政策,形成“1+7”政策体系。
“1+7”政策体系包括1个实施细则和7个配套实施方案。其中,实施细则分为财政、金融、稳投资促消费、保粮食能源安全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、保基本民生等6个方面32条政策,配套实施方案从促进消费、精准招商、金融支持、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和项目服务专员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举措。
类似的政策不断推出,源于该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、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要求,持续推进“放管服”“一件事一次办”改革,落实重大改革任务730余项,圆满完成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、“放管服”改革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。基层公共服务“一门式”实现全覆盖,251项事项实现“跨省通办”。
△郴州经开区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郴州坚持产业主导、全面发展,深入开展“三个推进年”工作,全力以赴兴产业、强实体,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,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401.41亿元,增长到2021年的2770.08亿元。其中,2020年财政收入质量跃升至全省首位。
此外,该市还获批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,荣获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,入选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,获评广东省“最受欢迎国内旅游目的地”“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”。在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、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的《全国296个城市营商环境报告》中,郴州市营商环境排名第81位,在全省位列第二。
2城市养颜提品质
强功能、建平台、提品质……郴州,一个充满活力、富有魅力、极具吸引力的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逐步展现在众人面前。
郴州扮靓城市的故事,与很多城市的旧城改造一样,也是从道路开始。
3月5日,市委主要负责人来到市二中开展“心连心、面对面”干部下访解难题、为民服务办实事活动。看到学校门口由于道路狭窄,上下学高峰期人流车流混杂,存在较大安全隐患。当即要求相关部门用最短时间完成道路改造,打通交通“微循环”。
△北湖区保和瑶族乡小埠古村。
苏仙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迅速行动,经过一个月改造,拆除原有绿化带,将车行道拓宽到7米,校门口增设3米宽人行道,新建半径为9.5米的环岛。
4月9日,道路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。为学校师生、周边居民出行营造了更加便捷安全的交通环境。
如今,学生经两侧新增的人行道进出校园,车辆绕环岛有序进出,通行效率有效提升。老师、学生们纷纷表示,改建后的道路把人和车辆分离开,出行更安全、更便捷。
市二中门口道路提质只是当地城市升级工作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郴州采取一系列举措,市中心城区品质持续提升。北湖、马家坪等老旧市场搬迁改造顺利推进,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,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面完成等。
“看,路面全铺上了柏油,雨污有了管道分流,化粪池里的臭气不再四处飘散……”北湖区人民路街道居民陈建中,对新环境的变化津津乐道。
陈建中说,这个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,原来地面破损严重、围墙开裂倾斜下沉、水沟化粪池堵塞。去年10月,市住建局对其实施改造,如今建筑新了、车位多了、花园美了,住着也舒心了。
今年上半年,郴州城镇老旧小区改造82个项目全部开工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刘洪越介绍,近年来,先后争取中央、省财政补助和试点资金12.35亿元。
市住建局积极推行老旧小区改造“四单制”统筹推进机制(政府制“单”、居民点“单”、各方领“单”和社区理“单”),有效解决改什么、怎么改、谁来改和如何管的问题。
△湖南师大附中五雅中学。刘成芬 张睿 摄
“四单制”实施以来,郴州老旧小区改造实现由“软弱散”向“一盘棋”转变;由“就改造搞改造”向“城市系统更新”转变;由“大投入、高大上”向“花小钱、办大事”转变;由“重建轻管”向“建管并重”转变。老旧小区改造成便民工程、舒心工程和宜居工程。去年,该机制被省住建厅当成典型案例在全省推介。
郴州近年累计完成“两房两棚”改造18.1万套、老旧小区改造7.3万户,解决历史遗留房产办证问题14万余户。
郴州北湖机场、东江引水、郴州火车站改扩建、临连高速、莽山水库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,“天然气入郴”工程成功通气。该市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节水型城市。
3乡村振兴阔步行
7月24日,艳阳高照,碧空如洗。
游客漫步郴州西河风光带,一步一景,好像走进百里画廊。桂阳县正和镇和谐村,荷叶婷婷,白鹭飞舞;北湖区华塘镇招旅村,菜园青青,瓜果飘香;苏仙区许家洞镇河头村莲山庄园,前来休闲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;永兴县湘阴渡街道堡口村文化礼堂,移风易俗说唱快板清脆悦耳……
西河发源于北湖区仰天湖骑田岭山脉,流经桂阳、北湖、苏仙、永兴4个区县、52个村(社区),流域人口约100万,全长近142公里。
2014年来,郴州把西河风光带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,修建城际绿道、旅游公路、公园、驿站、停车场和招呼站等,助力农旅融合发展。
今年初,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三年行动启动后,沿途一个个乡村更美了、产业更兴了、村民更富了。
西河风光带只是郴州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实践!
近年来,该市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,紧紧围绕乡村发展、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“三件大事”,扎实办好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、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、做优一桌郴州饭“三个示范”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、有效衔接。
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。截至去年底,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89%,自来水普及率90.65%,安全饮水覆盖率100%。农网改造升级、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、行政村通光纤网络等完成率100%,实现公路“组组通”、客运“村村通”。
郴州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地区。目前,全市建成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90个、市级示范村297个。
旅游康养,蔬菜、柑橘、茶叶、生猪四大百亿产业,粮食、烤烟两大传统产业,打开农民增收致富大门。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,由2012年的7410元增长到2021年的19303元。
苏仙区许家洞镇兰王庙村一边抓好人居环境整治,一边推进特色种植养殖业和精品乡村旅游,成为“网红村”,引来大量游客。
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。郴州引导村(社区)制订村规民约(居民公约),规范引领城乡居民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约束,推进基层自治、法治、德治融合发展,培育文明乡风,助推移风易俗和乡村振兴。目前,全市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16个、省级102个、市级48个。
在汝城县土桥镇黄家村村务公开栏上,贴着一份村规民约“红黑榜”。红榜对村民规范建房、讲究卫生、尊老爱幼等文明行为进行表彰;黑榜对乱搭滥建、不讲卫生、不务正业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批评。
黄家村党支部书记黄义华说,“红黑榜”增强了村民讲卫生、讲文明的自觉性,改变了村里面貌。
万顷稻田碧浪翻,果蔬飘香绿意浓。幸福生活红火火,屋场庭院焕新颜。一个产业兴、人心齐、生态美、环境优、百姓富的郴州,昂首阔步走在新的征程上。
4纵横万里达四方
郴州,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、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地带,区位优势明显。
如何把区位优势化为发展优势?郴州市委、市政府坚持“修路致富”方针,掀起交通大会战、大建设、大提质热潮,2019年、2021年被省委、省政府评为交通运输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优秀市。
10年岁月如歌,10年沧海桑田,10年风雨兼程,郴州交通变化翻天覆地。
——目前,全市公路总里程1.8万公里,已形成“三纵两横”的高速路网骨架,所有县(市、区)实现半小时上高速。
——国道总里程826公里,省道总里程1782公里,所有县(市、区)与市城区、相邻县(市、区)之间至少有一条二级公路相连。
——农村公路总里程14902公里,25户或100口人的自然村通水泥或沥青公路,100%的乡镇和具备条件的村通客车。
——城市公交线路95条,营运线长1088公里,建立公交站点788个、水运渡口码头180个,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100%,有营运船舶354艘。
——郴州北湖机场通航,开通国内12个城市7条航线,充分满足老百姓多种交通出行选择。
桂东县平均海拔881米,是湖南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,全县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有471座,八面山便是其中之一。
“八面山,离天三尺三,人过要低头,马过要下鞍。”这首流传已久的民谣道出了桂东的“高”,让人望之心寒。
黄存仁老人是土生土长的桂东县沙田镇人,说起10年来的变化,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:“以前,从桂东县城到郴州要5个多小时,2013年底,武深高速湖南段(平汝高速)开通后,只要两个小时左右。”
依托平汝高速和穿境而过的国道、省道,该县形成了“对内大循环、对外大通畅”的交通格局,打通了脱贫致富路最后一公里。
△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。
“交通+生态+旅游”优势凸显,桂东县成了不少人养生度假、休闲避暑旅游的首选之地。据统计,全县共发展民宿600余家、床位1万余个。靠开办民宿,许多村民走上致富路。
抓好交通事业发展的同时,强化安全监管,做好公路治超、隐患清零、水运污染防治等工作。
——对在建公路工程项目和农村公路、渡改桥及危桥改造项目,各参建单位履约情况,实体工程质量、施工工艺、现场安全、工程造价等,开展全面监督检查。
——利用“四位一体”科技治超系统,对重要路口、路段、货运源头单位实行全天候监测,使超限超载车辆无处遁形。
——开展东江湖水上应急演练活动,深入推进运输船舶专项清理整治行动、水运安全大检查大整治专项行动。
——全面淘汰老旧渡船、处置“僵尸船”,全国首艘LNG动力客船在东江湖投入使用。
……
如今,驱车行驶在郴州大地,公路平整通畅,秩序井然,沿途花红叶绿,让人赏心悦目。
5民生事业大于天
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!”
郴州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,加大资金投入,整合多方资源,扎实推进各项重点民生实事落地。
就业是民生之本。
7月4日,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会场,周边市州展示区人头攒动。临武玉雕雕刻、蒙眼配钥匙、蒙眼在气球上切菜等技艺一一展现,能工巧匠们使出十八般武艺,样样都是各市州的拿手绝活,令观众惊叹不已。
走进郴州展示区,一块写着“就业福地”几个鲜红色大字的展板十分抢眼。从“福城创业之星”“国聘行动”,到“马兰花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”“中国‘创翼’创业创新大赛”……一张张图片展示着当地就业工作之路。
郴州把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就业优先战略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,出台一项项稳经济、惠民生的政策措施,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7万余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.6%以内。
教育是国之大计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不仅要让每一个孩子“有学上”,更要“上好学”。
△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芙蓉学校。
7月19日,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芙蓉学校,校园干净整洁,教学楼内传来琅琅书声……
该校是郴州去年秋季学期新启用的3所芙蓉学校之一,省级重点教育扶贫项目和汝城县重点民生项目。过去两年,郴州先后在汝城、宜章、安仁、桂东四县新建了7所芙蓉学校,共投资6.32亿元。
近年来,还新增公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位25.5万个,补充教师2.3万名,6292个义务教育大班额全面清零。
健康是人的立身之本。
“刘奶奶,我给您带了个洗澡椅,坐在这上面洗澡不担心摔倒。”7月20日,宜章县安康小区居民刘建华、李根华家里,县民政局委托广慈康养中心安排的养老服务人员邓丽兰,照常上门为老人服务。这是该县开展“家庭养老床位”建设内容之一。
宜章打造“优势机构+居家养老服务”新格局,委托养老机构把服务延伸到“床边”。为居家老人配置轮椅,卫生间安装防滑垫、扶手、坐便椅、洗澡椅,床边安装护栏、紧急呼叫、智能摄像头。服务员每周上门看望老人,帮助他们代购生活物资、洗澡、理发、剪指甲、康复保健等。
截至目前,该县建设家庭养老床位300张,开展上门服务700余人次。
幼有所育、学有所教、劳有所得、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、住有所居、弱有所扶,郴州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,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,获评全国居家养老试点十佳城市。
△桂东县沙田镇豪里村。(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郴州市委宣传部提供)
随着健康郴州大力推进,生育政策有序实施,生育服务全面提质,县域“二甲”公立医院全面覆盖,村卫生室“空白村”全面消除,人民健康和医疗水平大幅提高,该市获评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先进地区。
改善民生,郴州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、最关心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。深入推进“十大惠民工程”,包括就业和社会保障、教育惠民、健康惠民、交通惠民、安全饮水惠民、安居惠民等,近年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77%以上。
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0016元,增至2021年的39874元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7410元,增至2021年的19303元。
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,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,郴州将奋笔书写民生幸福新答卷!
来源:新湖南
编辑:廖泽华